“互联网广告为何如此懂我?”,这是一个每年都会被提起却永远不会过时的话题。现如今的互联网广告,除了不厌其烦的骚扰之外,还能非常精准的直击用户痛点,让人惊叹的同时也不免有些细思极恐。
试想,前一秒你刚在某购物软件浏览一双鞋,后一秒打开社交软件,就会收到这双鞋的推送广告,更惊奇的是,我们甚至都没有主动搜索过,广告商依然能够精准地向我们推送相关广告,这一现象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机制?
1、大数据分析和用户画像
互联网广告的精准和大数据其实是紧密相关的。到底大数据是什么呢?通俗来说就是你的每一次的行为记录。比如,早上骑的共享单车、晚上乘坐的公交车、到家下单的外卖店铺等等,每一条记录都被后台收集,并为你贴上独特的标签。这些标签基于不同的行为权重,共同构建出你的用户画像。当数据积累到一定程度,你的画像特征便跃然纸上,包括年龄、性别、文化水平、兴趣爱好等。广告商据此将你归入特定的用户群体,以实现预测和精准推送。可以说,在大数据的时代,只要我们使用互联网,它就能够精准的找到我们。
2、广告追踪技术
广告追踪技术是实现精准投放的关键。精准投有两种情况:一种是单一平台内广告兴趣投放,例如,在某购物平台浏览喜欢的商品,在首页“推荐”和“可能喜欢”的专栏就会有相关产品的推荐,这种精准投放大多数人都可以接受,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升购物体验;第二种就是跨平台广告兴趣投放,即你在A购物平台搜索了一双鞋,随后打开其他APP也能看到这款鞋的广告。这得益于广告追踪技术---Cookies。
Cookies是网站为了辨别用户身份而存储在用户本地终端的数据(通常经过加密)。简单理解就是,为用户分配一个身份令牌,下次再进入网站就知道是你。它能够记录你浏览过的网页、点击过的广告、购买过的商品等信息,并据此调整广告策略,确保广告内容与你的兴趣高度匹配。
3、跨平台一致性
实现精准投放的另一关键因素在于网络广告联盟的跨平台一致性。在数字化时代,我们往往会在多个设备、多应用间切换享受不同服务,广告商为了确保广告推送的连贯性和一致性,就需要实现跨平台的用户数据整合,这一切都离不开网络广告联盟。
网络广告联盟是指集合中小网络媒体资源(如中小网站、个人网站、WAP 站点等)组成联盟,通过联盟平台帮助广告主实现广告投放。如百度联盟、京东联盟等,它们利用Cookies在合作站点投放符合用户习惯的广告内容。通过整合用户在智能手机、平板电脑等不同设备上的行为数据,广告商能全面洞察用户的兴趣和需求,从而提供更加精准的广告服务。
4、隐私政策和用户自主关闭选项
尽管精准投放广告为用户提供了个性化的服务体验,但是用户的隐私保护问题也日益突出。为了平衡广告效果和用户隐私,广告商需要制定严格的隐私政策,明确告知用户数据收集、使用和共享的方式。同时,用户也应享有自主关闭广告追踪和个性化推荐的权利。
各大手机品牌以及应用软件,陆续注意到用户隐私被滥用的行为,并加入了对应的权限管理系统,帮助用户管理个人隐私,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偏好选择是否授权,但是对于某些“流氓”软件来说,一旦选择拒绝授权,就意味着同时也失去了使用权限,所以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个人信息的流失。
在大数据时代的浪潮中,互联网广告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,精准投放便是其中之一,它为我们带来个性化的服务体验,同也带来了过度收集信息导致的隐私安全问题。如何寻求精准与隐私之间的平衡点,解决两者的冲突,成为了广告精准投放亟待解决的问题。我们需要思考的是,如何让定向广告不跨越界限,不至于让它从有用变得令人恐惧。
(上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和无版权网站,如有疑问请联系删除)